【行业动态】邵阳:智慧赋能协同创新 公共资源交易三大平台上线启动

发布时间 : 2022-10-09文章来源 : 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阅读数 : 382

摘要 :

图片

近期,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召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线启动暨业务培训会,标志着政府采购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三大平台正式启动运行。

便利市场主体,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根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统一部署,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位推动政府采购平台建设,从4月份制定工作方案到8月份试运行,再到9月份并轨运行,至此,政府采购平台正式启动。全市将全面实施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全面取消政府采购纸质投标文件,全面免收投标(响应)保证金,全面实行“一网通办”,供应商投标时间从1-2天到“一键秒投”,开标平均时长从1个小时降至20分钟,评审平均时长从2个小时降至半个小时,实现投标“零成本”、开标“零跑路”、交易“全留痕”、监督“全周期”。


践行普惠金融,金融服务优质化


按照省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要求,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平台优势,搭建了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中标贷和电子保函金融服务。中标贷已成功签约入驻八家银行,总授信额度达80亿元,企业凭中标合同即可申请贷款,实行无抵押、网上办,具有利率低(年利率不超过6%,最低3.96%)、审核少、手续简、速度快(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的特点,信用资质良好的企业可最高贷款中标项目金额的50%,300万以内实现秒贷秒到,既可解决了金融机构“不敢投、不敢贷”的心病,又可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电子保函现入驻5家担保公司,即开即用,费用最低为300元,最高为保证金的6‰,为企业减少时间和资金成本。2022年力争开具3000笔,释放保证金5亿元,为企业减负4.97亿元。


约束不良行为,现场见证规范化


为落实国务院“实现市场主体、中介机构和交易过程信息全面记录、实时交互,完善中介机构管理制度,规范代理行为,促进行业自律”要求,根据邵阳市委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加强代理机构管理的统一部署,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建设中介服务平台,通过对参与交易的各类市场主体的现场行为进行记录和反映,对不良行为采取扣分制并纳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诚信评价体系,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市公管办及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处置,网站阳光展示市场主体“一项目一考评”结果、代理机构业绩和信用情况等措施,督促各交易主体依法依规、廉洁交易,提升参与交易的自律性,加强中心现场见证管理能力。目前,全市共有37家代理机构和111名从业人员入驻平台,完成交易项目230余宗,发现问题线索13起,通报采购人6人、监管3人、评标(审)专家12人。中介服务平台的创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邵阳市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交易平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邵阳市交易中心不断拓展平台功能,完善交易制度,确保交易信息公开、交易机会公平、交易程序公正。推进不见面开标常态化,利用通信隔离技术,切断投标人与其他市场主体非正常联系;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利用区块链技术,与全省14个地市州以及河南、新疆、内蒙古、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共享专家资源,破解“熟面孔”“小圈子”难题;推进数字证书不见面办理,建立“标证通”移动数字证书(CA)平台,将数字证书融入手机APP,让市场交易主体不受地域和网络环境限制,随时随地掌上快捷办理、查询,通过移动扫码方式实现身份验证、投标文件加解密,开启移动交易“高铁时代”;推进不见面报酬网上支付,筹建专家劳务报酬不见面支付系统,避免代理机构与评标专家接触,有效防范专家报酬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专家信息泄露、违规勾连等廉政风险,消除“讨价还价”“故意拖延”等违规现象。今年来,邵阳市年交易规模上升到300亿,累计实现财政收入560亿元,节资41亿元,溢价33亿元,出台十多项现场管理制度,项目复评率和投诉质疑率稳步下降,工程建设、国土、产权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场地全程全域全时闭环管理,连续五年获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先进单位,连续三年保持省级文明窗口单位,连续五年获评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获评全市廉洁单位创建十强,连续六年无干部职工被处分处罚。

下一步,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以承担的国家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中《公共资源交易进场项目受理登记服务规程》的编制任务为契机,按照清廉邵阳建设实施方案的责任分工,履行好优化营商环境和工程专项整治的职责,继续深入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金融服务优质化、现场见证规范化、不见面招标常态化、服务能力高效化、行政监督电子化、干部队伍专业化,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和见证服务、现场管理、综合协调作用,做热情的服务者、规范的实施者、公平的守护者、清廉的践行者,努力打造“国家试点、全省一流、湘中标杆”的公共资源交易示范中心。

稿源: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通讯员:肖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