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4-07-08文章来源 : 公众号“书香慧读”阅读数 : 635
摘要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美国作家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著 】
相信大家对这本书都不陌生,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实用性书籍。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都渴望成为高效能的人,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上周末我走进《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一探究竟。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习惯左右我们的成败。
高效人士有着怎样的习惯?我整理了书中所提出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我认为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
①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是一切的基础,它赋予我们掌控生活的力量。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世界,才能开启改变的大门。正如尼采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只有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机会,而非被动等待,我们才能为后续的习惯奠定基石。比如马云,在创业初期,面对诸多质疑和困难,他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不断推广自己的电商理念,最终缔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②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则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为我们指明方向。它让我们清晰地知晓自己的终极目标,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迷失。有了明确的终点,我们便能更好地规划路线,这就引出了要事第一的习惯。比如王健林,他以打造世界级企业为目标,始终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将资源优先投入到关键项目上,使万达集团在商业地产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③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帮助我们在众多事务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对达成目标最为关键的事情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但关键在于我们要懂得挤时间去做重要之事。
④双赢思维
当我们在个人层面践行了这些习惯,就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运用双赢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唯有如此,才能建立长久而稳固的关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人能孤立地成功,双赢思维为良好的合作打下基础。像雷军在创办小米时,与供应商建立了双赢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了小米的快速发展。
⑤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进一步深化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只有真正倾听和理解他人,我们才能做到有效沟通,达成共识。“理解万岁”,这是建立深厚情感连接的关键。
⑥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则是在前几个习惯的基础上,将团队中每个人的优势充分发挥,实现 1 + 1 > 2 的效果。“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不同的观点和才能相互碰撞、融合,创造出超越个体之和的成果。例如乔布斯,他在苹果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善于整合不同领域的人才和创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⑦不断更新
而不断更新贯穿于所有习惯之中,它促使我们在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等方面不断进步,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保持习惯的活力和有效性。“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持续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更好地践行其他六个习惯。比如巴菲特,尽管已经成为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但他依然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知识。
在实际生活中,我开始尝试运用这些习惯。例如,在工作中,我以终为始,明确每个项目的目标,然后将要事第一的原则贯彻到日常工作安排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与同事和客户的沟通中,努力践行知彼解己和双赢思维,不仅增进了人际关系,还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个人成长方面,我坚持不断更新,通过阅读、学习新技能和参培,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以上是我分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一些读书感悟,希望大家通过不断地培养和践行这些习惯,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拥有更加充实、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生。共勉。
附:此书思维导图
〖END〗